戰“疫”護士與女兒隔空飛吻
3月5日,市四院呼吸科護師趙萍支援武漢的第26天,自此次隨山東泰安兩名伴6分完整視頻市第三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馳援武漢后,變得“害怕視頻”的她,當天還是在想念她的家人、同事的期盼中,按下了手機接通鍵。
“媽媽……媽媽……”或許是太久未見,當2歲多的女兒看到屏幕上的趙萍時,起初有些“愣神”,后來在爸爸姚晨的鼓勵下,才逐漸活潑起來,連叫幾聲“媽媽”,并做了個飛吻的手勢。
“你在那邊還好嗎?吃得好嗎?”看到妻子,姚晨傻乎乎地笑著。趙萍離家的這26天,夫妻倆只視頻了3次,一方面是遵守趙萍的“命令”不許視頻,更多的,則是害怕“連線”會影響妻子的情緒和工作。
“挺好的……我就說不要視頻……會哭的……”女兒奶聲奶氣的呼喚,丈夫關心的話語,讓久未見家人的趙萍情緒有些激動,再抬頭時,已經紅了眼眶。
看到妻子不停擦眼淚,姚晨有些心疼,“她其實一直是個堅強、有責任感的人”。對于妻子此次主動請纓,姚晨更是對她多了一分欽佩。
2月9日凌晨2點左右,急促的電話鈴將夫妻倆從睡夢中驚起,“是醫院打來的,想要征求她和我們家人的意見,她當時回答得很干脆,說‘可以去’?!睊焐想娫?,趙萍轉身向姚晨說了一句:“我要去武漢了?!?/span>
雖然之前趙萍已經向姚晨表達了想報名去武漢的想法,也獲得了支持,但真正面臨離別,姚晨多少還是有些擔心,“那時是疫情最嚴重的階段,最擔心的就是感染問題?!痹缟?點多,趙萍開始忙著準備行李,心神不寧的姚晨給同為醫護的舅舅、姐姐打去電話,得知趙萍即將出征,二人都很支持,叮囑她做好防護,也讓姚晨安心。3個多小時后,趙萍啟程出發,隨隊前往武漢。
到達武漢后,經過短暫的休整和“戰”前培訓,趙萍進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,對這里收治的輕癥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救護。按照規定,方艙醫院的患者無人陪護,朝夕相處的只有醫護和病友。在趙萍所在病區,白天3名護士、晚上2名護士輪班,平均每人要負責數十名患者,工作量很大。
在“幾乎沒有黑夜白天”之分的方艙醫院,醫護患者朝夕相處,攜手奮戰。在這里,患者得到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,醫護人員也收獲了患者給予的溫暖。
醫護搬東西時,患者會說:“你們不要動,我來”,然后主動上前幫忙;為了避免感染,方艙里不能開空調,氣溫比較低,有患者就遞上熱水袋,“如果你不嫌棄,用我的吧”……這樣暖心的場景,在方艙醫院經常上演。
經過醫護的精心救治,越來越多的患者病情好轉、治愈出院,每次收到出院者發來的感謝短信,趙萍就打心眼里高興。
常常去幫助,總是去安慰,有時去治愈。在武漢工作的日子里,趙萍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。曾有一名13歲的小患者,他的父親因為新冠肺炎撒手人寰,身為人母,趙萍每每提到這個孩子都會哽咽流淚,“不讓更多家庭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而破碎”的信念一直支撐著包括她在內的援鄂醫護堅持沖鋒“疫”線,“我們都是有家庭的,都是舍小家為大家,我們國家一向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,大家對這場戰役都有信心,疫情不退我們不走?!壁w萍堅定地說。